中国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打破藩篱羁绊,开启穿江越海时代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江河湖海带来了便捷的交通,但同时也阻隔了区域的交流发展。如何打通天堑,沟通连接,成为千百年来社会发展必须研究的课题。不论扁舟渡江,还是高桥飞架,都不能达到全天候通行两岸的目的,而穿江越海隧道的出现实现了这一梦想。回顾中国穿江越海隧道建设史,中铁隧道股份既是见证者,又是亲历者,参与建设了中国大多数穿江越海隧道标志性工程,为中国穿江越海隧道的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隧贯大江大河,打破藩篱羁绊

 

2009年12月22日10时28分,这一刻将载入中国隧道建设史。由中铁隧道股份建设者驾驶的“穿越号”盾构机独头掘进至黄河南岸竖井,实现了首次穿越黄河的壮举。

为实现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穿黄隧洞与母亲河黄河的历史性交汇,中铁隧道股份数百名建设者挑战隧洞施工极限,从深达50米、高水压的圆形竖井内进行盾构始发,并驾驶着直径9米、整机长80米、重1166吨的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机,克服超深地连墙施工、高水压分体始发、长距离复合地层掘进、高压换刀等“拦路虎”,实现了“万古黄河第一隧”——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的贯通,创下了多个国内同类施工领域新记录,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誉为世界先进工程。

长江又一养育中华文明的大河,但同时滔滔江水也成为分隔两岸的天堑。“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是毛主席擘画的宏伟蓝图。

2007年12月2日凌晨,在攻克复杂地质条件、长距离江底掘进、大断面水下作业、高水压江底施工等困难后,中铁隧道股份的建设者们驾驶着“长江一号”盾构机顺利穿越长江,实现了中国隧道工程史上盾构首次穿越长江。

2008年12月29日,这条可抗6级地震和300年一遇洪水,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隧道通车使用。它的建成,完善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长江交通构架,开创了江上架桥、江面行船、江底通隧的三维立体交通新格局。而此时中国穿江越海隧道和大盾构隧道工程正值起步,中铁隧道股份站在了国内穿江越海隧道和大盾构隧道施工的潮头。

此外中铁隧道股份还参与建设了国内首条水下铁路隧道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首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武汉地铁2号线越江隧道、首次穿越钱塘江的大盾构工程杭州庆春路隧道、首次穿越湘江的“水下立交隧道”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首次穿越松花江的哈尔滨地铁2号线一期5标太阳岛站至人民广场站区间、首次穿越洛河的洛阳地铁2号线博物馆站至九都西路站区间,创造了国内穿江隧道施工多项首次。

 

穿越海湾大洋,沟通区域联系

 

从1942年日本关门海峡隧道的建成开始,海底隧道作为沟通海湾、海峡两岸间的交通方式,正式进入人们视野。作为工程建设界的明珠,海底隧道的建设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我国海底隧道的建设起始于厦门翔安隧道。作为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的建设受到了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中铁隧道股份作为建设者,参与了这项历史性工程的建设。

厦门翔安隧道全长8.7千米,其中隧道长5.9千米,海底段长4.2千米,为双向6车道。中铁隧道股份参与建设的A1标段主要包括左线3160米行车隧道,3158米服务隧道。施工中建设者们穿越了长达1118米的全强风化软弱围岩,60米的F1风化深槽、30米的F5风化深槽、112米的F4风化深槽,攻克了整座隧道施工最难部分。

风化深槽施工是海底隧道建设中的世界级难题,是一个国家是否掌握海底隧道施工建设关键技术的体现。风化深槽为砂、高风化石、泥水的混合堆积地层,自稳能力极差,在海底高水压施工环境下极易造成塌陷风险。其中F4风化深槽段又位于整个海底隧道最深处,水压达0.7兆帕,长度最长达120米,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其施工难度在世界海底隧道建设史上也属罕见。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周丰峻、钱七虎、卢耀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宋振骐、张楚汉等业界知名专家的技术支持下,中铁隧道股份的建设者确立了“先探后挖,预注浆加固,遇水必堵”的整体施工方案,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工艺”成功地穿越了相关风险源,确保了隧道的通车,为中国海底隧道施工探索积累了第一手的宝贵技术、经验。

继厦门翔安隧道之后,中铁隧道股份再次参与了我国第二条自主设计施工的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施工建设。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是国内长度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海底隧道,全长7.8公里,其中海底段隧道长约3.95公里。它的建成彻底结束了青岛交通“青黄不接”的历史,市民从青岛开车5分钟即可到达黄岛,串起了由青岛、黄岛、红岛三片城区组成的青岛市中心城区。

在青岛胶州湾隧道的修建过程中,中铁隧道股份总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海底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在地质探测方面采用TSP203超前预报、红外探水、雷达预测、超前长探孔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法;在开挖方法形成了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中壁法(CD法)等系列开挖工法;在注浆方面,采用超前全断面注浆、超前帷幕注浆、超前局部注浆等技术。此外,为提升险情处置,中铁隧道股份立足现场针对海底隧道施工特点开展了多次突泥涌水逃生演练。这些技术的探索总结,推动了我国钻爆法海底隧道施工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钻爆法、沉管法、盾构法、掘进机法是当前海底隧道施工的四种主流工法。除了钻爆法施工外,中铁隧道股份还积极在盾构法(包括大盾构施工)、沉管法海底隧道施工领域进行探索,承建了我国首条海底盾构隧洞广东台山核电项目、我国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汕头海湾隧道及广州生物岛沉管隧道工程,为我国海底隧道修建进行了宝贵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施工技术、经验。

打破藩篱羁绊,沟通交流连接。用先进的技术,建设安全高质的工程,服务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铁隧道股份一直走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第一线。做最难的,交最好的,中铁隧道股份人用自己不懈的探索和艰苦的奋斗,打造出了穿江越海隧道这一企业“金字招牌”。

最近更新
浏览量排行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项目中心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豫ICP备11007972号 | zszz@cnteg.com | 0371-67283800

河南省郑州高新科技开发区科学大道99号

中国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新闻中心 © 2018-202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