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从“墨菲定律”谈及安全微观管理

安全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永恒主题,关系到企业和员工切身利益。无论哪一个层面、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给企业和员工带来损失,并且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并且,安全管理的源头恰恰在施工现场,在生产一线的班组和员工,因此,切实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摆在施工现场管理者面前的头等大事。

纵观这些年来,尽管企业在安全管理的力度上不断在加大,但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总是在防不胜防的情况下发生,安全事故让管理者寝不安息、食不甘味。闻之色变,谈之生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我们不妨尝试从管理学的视角入手来劈开端倪,用安全管理的“墨菲定律”来解释这个问题,从而找出应对之策。

“墨菲定律”是美国的一名工程师爱德华·墨菲作出的著名论断,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墨菲定律”(英文:Murphy's Law),是一种心理学效应,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简而言之就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也就是说 “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够假设它不会发生。

在科学和算法方面,它与英文所谓的“worst-case scenario(最劣情形)”同义,数学上用大O符号来表示。例如,对插入排序来说,最劣情形即是要排序的阵列完全倒置,必须进行 n*(n-1) 次的置换才能完成排序。在实验上,证明了最劣情形不会发生,并不代表比它轻微的情形就不可能,除非能够很有信心的推论事件的概率分布是线型的。简单地说,墨菲定律就是:看似一件事好与坏的几率相同的时候,事情都会朝着糟糕的方向发生。例如: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你每天出门都带着雨伞,可总也不下雨。当你这一天不想再带伞出门时,则往往会赶上下雨。再比如你去排队买东西,窗口前有几条相同长度的队伍。这时,你所加入的队伍往往是最慢的。

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p(n)=1-(1-p)n次方
由此可见,无论概率p多么小(即小概率事件),当n(可以理解为事故隐患次数)越来越大时,不安全事件p(n)越来越接近1.这一结论被称为“墨菲定律”。说明了“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它警示人们,任何侥幸麻痹、投机取巧的想法都潜藏着巨大的危险,任何一点细微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反思我们见闻的一些安全事故,其根源都与此有关,所以作为现场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中一定要从细节着手,在微观管理上着力和实施有效探索。

一.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安全习惯

要着重解决“安全为了谁”的思想认识。“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无论做什么事情,在某个细节上的疏忽和闪失,都有可能造成极大的危害。一个企业,往往有部分员工对安全工作漠然处之,对安全监督人员横加指责,安全似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特别是在施工现场的协作队伍,作业过程中图方便,走捷径,安全规程抛脑后,操作风险不考虑,对项目和工区的现场监管,教育抵触情绪极大,总认为是在找他们麻烦。这些麻痹大意的思想和抵触情绪的释放,往往都是安全事故发生的诱因和根源。所以,现场每一个管理者必须保持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严肃性的充分认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具备足够的警惕性。想方设法让员工明白什么是风险、如何规避风险,这是每一位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因此,作为现场管理者要积极拓宽沟通渠道,经常深入一线班组,加强与班组、员工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帮助解决班组实际困难,让他们知道“安全究竟为了谁”。只有明白了“安全为了谁”,员工的“精、气、神”才会提升,才能理解管理者的良苦用心,才会把苦口婆心的安全教育当成是真诚的关心,才能把违章查纠、违章考核当做一种善意的提醒。这样的管理才有亲和力,才容易引起思想共鸣,提升执行效果。另外,要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员工与其家属的亲情互动、安全的警示教育、安全承诺等多种方式促使员工从思想上由“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打好安全生产的群众基础。

要引导现场各级管理者敢抓敢管,培养员工的安全习惯。“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差错不可避免,事故迟早发生。这也告诫我们现场各级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上不能有丝毫放松的思想,要时刻提高警惕,增强安全管理的预见性,取得安全管理的主动权。在现场管理过程中,违章现象的屡禁不止,屡教不改;低级违章、重复违章现象也是层出不穷。这也昭示着我们现场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方向必须要深入现场,深入班组、深入员工群众,管理过程中要多出“点子”,多想“法子”,少给“脸子”,少做“样子”。通过参与班组安全日活动、到岗到位监督指导等活动形式,了解一线作业员工对公司各项管理要求的理解程度和执行程度;不断抓管理、反复打基础,克服浮躁的情绪和松懈麻痹的思想,发扬“亮剑”精神,敢抓敢管,把“反习惯性违章”更进一步,变成“习惯性反违章”,见了违章就管,见了隐患就问,见微知著,一追到底。
要从每个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出发,换位思考,因势利导,培养安全习惯。一线员工是延伸到最基层的末梢神经,感受最敏锐,对事故的主动排斥、对安全预防工作的强烈需求有着更直接、更迫切的感受,因此,现场管理要紧紧贴近一线员工的实际,引起员工的共鸣,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成员工对企业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的认同,主动学习,主动适应规则,主动养成习惯。
管理过程中可以推行针对一线生产班组员工的安全生产“红线条款”、创“无违章”红旗个人评选及安全考核积分、“生产班组现场遵章奖”等多种形式的奖惩机制,增强员工遵章守纪意识;通过发动全体员工开展隐患排查、违章自查自纠等活动,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

二.加强岗位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培训是连接员工从“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的桥梁。从大量事故报告中提到的“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素质不高”情况来看,很多培训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要么形势陈旧、老生常谈,要么内容泛泛、不着边际。因此,我们要积极转变培训方式方法和管理理念,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的“传、帮、带”培训方法,而要积极创新培训方式,采取分层次培训方式。实行管理层与服务层;技术服务层与现场作业层;专业技术和文化类型等各层次的分层培训,区分不同级别对不同专业人员培训的任务和目标,因材施教、因专业而施教,采取利用人员定期轮岗、“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安全论坛、安全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来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解决当前困扰现场部分工种培训难、结构性缺人员,“木桶”效应比较明显的问题。

其次,要重点加大对一线班组长队伍建设。班组长是施工生产一线的指挥者和组织者,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要直接带领一线员工贯彻落实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现场管理和施工生产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传统的班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切实提高广大班组长的素质和能力就显得更为紧迫。因此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举办班组长轮训班、安全心理讲座等方式,打造一支懂安全、善管理,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优秀班组长队伍,激励和培养一线班组长在重要岗位上挑大梁、担大任,为企业关键部门、关键岗位做好人才储备及梯队建设,以班组长培训带动班组全员培训,积极开展创建达标(标杆)班组活动,系统推进“学习型、安全型、技能型、创新型、和谐型”班组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夯实公司的安全基础管理。

三,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梳理企业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

“墨菲定律”时刻提醒我们要对任何事故隐患保持敬畏之心,用最严肃的态度、最严格的管理、最严厉的措施来防范事故、杜绝事故,真正做到警钟长鸣。从历年来诸多事故分析的结果上,我们往往发现:那吞楼财产、伤人性命的熊熊烈火可能是那个一个不经意的小烟头或是一个不起眼的无法察觉的线路短路造成的;那高处坠落,带走生命的事故,有的只是因为某个位置焊接的工艺不到位抑或是安全带的意外缺失。而这些,正是“墨菲定律”中所提出的安全的神经末梢所在。

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和资源的矛盾的不断凸显,安全风险系数也随之增大、生产班组成员技能素质层次不齐导致不安全状况时有发生,因此,我们的现场管理要不断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常态机制,积极开展承载力分析,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上来,杜绝层层递减效应,促使各级安全责任和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最大合力,增强防范和应对事故的能力,将安全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作为现场施工的管理组织,应该经常对规章制度、生产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要坚持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执行力。同时,规章制度应该删繁就简,注重实效,提高其针对性和可执行性,通过明确各级人员需要配备哪些规章制度和规章制度定期复审、修订、发布机制等形式,保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防止“规章制度束之高阁”,“有章不循”的情况出现,积极戒除安全工作中存在“表面、表层、表演”现象,避免使小问题酿成大事故。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的神圣职责,是企业内在发展的需要,是企业预防安全事故的最基本防线。我们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始终将安全管理工作当成一项系统工程和重大课题进行全面考虑、统筹兼顾,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现场安全管理中,从细处着手,加强安全微观管理,呵护员工,防患于未然,从纷繁复杂的安全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不断总结和提炼,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加以消除,减少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尽最大可能防止“魔法定律”应验条件的出现,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最近更新
浏览量排行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项目中心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豫ICP备11007972号 | zszz@cnteg.com | 0371-67283800

河南省郑州高新科技开发区科学大道99号

中国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新闻中心 © 2018-202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