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六大措施助推中冶进入央企科技创新“第一集团军”

2012-2013年,是中冶集团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生产要素成本明显增加,过去支撑其快速增长的社会条件、经济技术和发展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严峻形势下,中冶集团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压力。这一年也是中冶集团痛下决心革除积弊、攻坚克难奋力自救的一年,在“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发展愿景的指引下,中冶集团重新调整前进的方向,尽力破解发展难题,在进行必要的断臂自救的同时,仍取得了生产经营总体保持平稳、经济效益同比大幅上升的佳绩。其间,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强势突进,数项指标名列中央企业前茅,为中冶集团攻坚克难触底反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冶集团2012年有效专利突破10000件大关,达到10146件,位列中央企业第5名;在国资委8月3日公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三任期和2012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中,中冶集团获得中央企业负责人2010-2012年任期业绩考核特别奖——科技创新企业奖,这是继2012年7月成为《中央企业“十二五”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纲要》实施15家重点联系企业之后中冶集团科技创新工作获得的又一重要荣誉,标志着中冶集团科技工作已进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第一集团军”。

  这些突出的成绩和荣誉,对正处于发展低谷,攻坚克难、奋力自救的中冶集团来说来是相当不易的。中冶集团到底祭出了怎样的思路和措施,以保证科创新能力和实力的持续提升、一举跨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第一集团军”的呢?

  ——大力推进“国家级-省部级-子公司级”三级平台体系建设。中冶集团在原有的体系基础上,建立并形成了“国家级-省部级-子公司级”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其科技创新提供了充分的平台保障。目前,中冶集团拥有“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钢铁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烧结球团装备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拥有“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和“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拥有省部级工程中心近50家,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同时依托各子公司建立了42家中冶工程技术中心。这些高层与中层星罗棋布的研究机构,无疑构成企业科技创新的源动力。据了解,2009年-2012年,仅“国家钢铁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便开展重大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30余项重大技术成果,打破国外多项技术垄断,实现了多项技术出口,成果转化推广共计30项,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4亿元,技术成果在国内相关企业辐射率达25%,形成产值2700亿元以上。

  ——建立健全长效科技投入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是科技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冶集团及各子公司积极理顺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建立健全科技投入长效机制,逐渐建立并形成了“国家、集团与子公司”三级科技投入机制,科技投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增强,科技投入的数量与质量、科技投入的过程与监控、科技投入的效益与成果、科技成果与产业化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中冶集团总部层面更是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从集团的层面给予子公司以政策和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2010年-2012年,中冶集团科技投入总数分别为49.58亿元、53.31亿元、53.4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2.2%、2.3%,科技投入比重稳步增高。其中,中冶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冶焦耐,年科技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更是高达4%左右,保证形成了该公司在焦炉大型化、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方面的绝对技术优势,凸显了传统主业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

  ——加强科研项目申报实施及科技人才培养。为使项目研发真正起到支撑企业技术提升和转型发展的作用,近年来,中冶集团着重加强了与其主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相关的重点科研项目的培育、扶持和立项工作,积极组织各子公司申报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仅在2012年,中冶集团便获批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共计8项,其中中冶集团组织1项、牵头4项、参与3项,共获得国家科技经费支持约1亿元,项目范围涉及新材料、资源与环境、海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领域。在此基础上,中冶集团进一步强化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识和措施,通过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目前,中冶集团建立了首席专家制和首席技师制,设立了“中冶集团科技进步奖”、“中冶集团技术发明奖”等,以鼓励那些具有较高水平和专业技术特长的创新型人才在自主创新活动中起到先锋带头作用。

  ——全面加强专利总体布局。根据国资委的相关要求,中冶集团积极转变专利工作重心,提高发明专利占比,加强专利总体布局,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网,建立起支撑主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体系。在国资委7月公布的2012年中央企业专利排名中,中冶集团位列中央企业第5名,在建筑类中央企业中位居第一名。目前,中冶集团有效专利总数已突破10000件大关,达到10146件,在为其经营发展和市场开拓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的同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了解,仅中冶南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立项研究的“转煤炉气干法除尘核心技术及系统产业化研究”这一项目便申请或受理专利发明项9项,实用新项10项;授权专利发明项7项,实用新项9项,累计为中冶集团创造营业额近1.5亿元人民币,极大地推动了中冶集团的发展。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为进一步激励更多的优秀科研人才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中冶集团以国家奖的申报为中心,建立了国家奖的储备与培育机制,通过各个途径积极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并参照国家科技奖的评审流程对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进行规范与完善,评审程序日趋规范,获奖项目质量明显提高。2013年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冶集团共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取得了历史的最好成绩;同时,中冶集团对其内部2012年科技创新优秀团队、科技创新贡献者、知识产权工作标兵、科技管理先进工作者等也进行了表扬和鼓励。

  ——积极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在通过召开或参加各类大型推广应用会、博览会及其他展会集中展示和推广中冶创新科技成果的同时,中冶集团积极加强工法管理和建筑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不断扩大科技成果的影响力和应用范围。据了解,近三年来中冶集团累计参编国际标准5项,主编、参编及修编国家标准596项、行业标准450项,总结国家级工法108项,省部级工法733项;立项建筑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达40余项,集中体现了中冶集团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出色能力。以中冶赛迪为例,目前公司掌握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200多项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及300余项专利授权,公司在科研立项的同时便将其与工程项目紧密结合,大量的成果在中冶集团承担的工程中转化应用,研发的课题从立项到市场推广的研发周期平均为2.5年。

  通过这六大措施的实施,中冶集团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并在提升过程中积累和储备了钢铁与有色冶金及装备、工程建设、资源开发、节能环保及新兴产业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为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技术保障。

  中冶集团科技创新工作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无疑为企业科学稳健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定心剂和活力剂,这些丰硕的科技成果一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历尽严寒的中冶集团将会真正迎来企业持续发展的春天。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项目中心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豫ICP备11007972号 | zszz@cnteg.com | 0371-67283800

河南省郑州高新科技开发区科学大道99号

中国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新闻中心 © 2018-202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