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辽沈网:我是农民工火炬手

——“地铁王”中铁隧道集团沈阳地铁2号线08标一工区加工班班长杨胜华

       “ 我的天哪!我会成为百年不遇的奥运火炬手?我可是农民工哎!这在历史上重来都没有过。”3月27日,当工友们拿着手中的《华商晨报》,读着公示名单上自己名字的时候,杨胜华高兴得像个孩子,在工地上欢呼跳跃,情不自禁地转了一圈又一圈。
        “这沈阳市也太重视咱农民工了,还有这幸运的事?我感谢市总工会给我这样一次机会,真是没想到。这几天,我几乎天天上网,查资料,前28届全世界都没有农民工,而今,我要当火炬手喽,这真是天大的消息。”
        兴奋不已的杨胜华此刻已无法表达内心的激动。

  当火炬手,农民工想都不敢想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同时,新华社记者也闻讯专访这位农民工火炬手杨胜华。
  杨胜华,一个十分厚道朴实无华的年轻人,一个坦诚上进的农民工,一个从不服输的生产骨干,一个小有名气的发明者,一个让师傅们夸口称赞的好徒弟,一个让人放手放心的技术能手,一个屡获殊荣的“地铁王”,也是唯一一个有着“免检产品”的技艺,一个既普通又了不起的农民工。
  杨胜华是四川人,个子矮矮的,但谈起奥运火炬手时他却雄心勃勃,越讲越话越多。他每天都上网查奥运资料,精心绘制盛火传递线路图,纵观奥运史,关心政治;每天坚持跑步,围市政府广场跑一圈,为当火炬手充电。
  工友们为他高兴,经常问他,你知道火炬手一共有多少吗?要经过世界多少个国家?每一名火炬手要跑多少米吗?杨胜华是个心细的人,更是爱国者,当记者问到如果遇到与法国发生袭击火炬手抢你手中火炬怎么办?杨胜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用了郎平的一句话:“谁来抢火炬我就敢揍他!”停顿片刻,杨胜华深邃的目光中凝聚的是一种力量,他补充说:“我会用生命去捍卫它!”奥运让工友更加了解杨胜华的为人,空闲时会抢他的手机,挤着看上面专门为他发来的奥运会及国内外重大新闻的信息。杨胜华感到压力更大了,中国的国力在增强,中国的经济在发展,虽然自己只是普通的农民工,但一定会给农民工争气,更不会给沈阳人丢脸。也就是从那天起,这个拥有沈阳市十佳“新市民”,“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农民工”,“金牌工人”、“奥运火炬手”的杨胜华更加振作精神,带领农民工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工作中。从此,杨胜华大变样,他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他说,农民工挤公交车是最让人讨厌的事,因此,他在上下班时也会换上西装,或大方的夹克衫,他说:“要想让别人看得起自己,首先,自己得先看得起自己。”正是这种形象的树立在农民工身上注入了无形的力量。

  不争第一就是落后

  “不争第一就是落后”是杨胜华与生俱来的性格。这个还不到17岁就出来打拼的农村小伙子刚来时什么也不懂,身体单薄,第一天上班就让他扛钢筋。可是他没有怕,跟着别人打下手,边学边问,工友们都去吃饭了,他就一个人练,下了班也不肯走,老师傅看在眼里心里暗自佩服。由于肯学勤奋,他比同时来的工友进步多了,班长便让他拉盘条,虽说比扛钢筋活轻,但技术难度加大了,下料、断开、造型,在他心里纳闷的是师傅只要看上一眼便知道需要多少米,他在心里不停地叫“绝!”,可心里急啊。
  造型不仅要靠钢筋弯曲机,还要用电焊,工头向班长要一个麻利机灵的焊工,没想到一起来的人中就选他一个。
  焊工是来不得半点疏忽的,必须精力集中,技术娴熟,第一次摸焊枪时他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由于没戴惯防护镜,加之汗流满面,无法使防护镜听话,经常从鼻子上滑下,杨胜华索性把防护镜摘掉了,他不懂得这是违章作业,只想快点把工作担起来,连续干了8个小时,丝毫没有经验的杨胜华被无情的电光重重的灼伤了,他的双眼红肿大面积充血,而手中却紧紧握着焊枪,是工友们硬把他扶回宿舍的。疼痛折磨着杨胜华,这在他心里落下了深深的印痕。他善于总结自己,懂得了为什么老师傅就没有那么多的差错,为什么电焊打的都是年轻人,他认识到经验是成功的第一砝码。
  2005年10月,杨胜华来到沈阳,在中隧集团沈阳地铁03标从事钢格栅及钢筋笼加工工作。开工伊始,两大难题摆在他面前:一是东北地区严寒的气候加上室外焊接,使得钢筋笼焊接处极易出现裂纹,从而造成焊接质量出现问题;二是严峻的节点工期,沈大路必须在2006年5月1日前恢复正常通车,他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加工厂长龙孝华的鼓励下,他下定决心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工程进度不容迟缓。杨胜华迎难而上,“不争第一就是落后”,他创造性地提出用烤箱把焊条进行加温、保温的办法,使焊接质量得到了强有力的保证。他加工的钢筋笼的质量远高于同期加工的外包队;他带领的加工班从未出现任何焊接质量问题,驻地监对他加工的钢筋笼赠予了惟一“免检产品”的称号。然而,杨胜华像今天备战奥运火炬手一样没有忘记给自己“充电”。业余时间他努力学习计算机辅助制图(CAD)和三维视图,在焊接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令人刮目相看。杨胜华还创造性地在钢筋弯曲机上安装一个弯曲模型,这样不仅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且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钢筋笼在外观上的一致,为工程进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沈阳人太好了

  杨胜华,一个来自四川安岳县的贫困山村,一个刚刚30出头就成为中铁隧道集团的中流砥柱,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沈阳人太好了!”这句话最早还是从他妻子口中说出来的。杨胜华走遍了大江南北,在地铁上默默耕耘,他像游击队员一样穿梭于隧道中,从而赢得了“地铁王”的雅号。然而,一家人却只能与他书信往来,很少能够团圆,辛酸泪杨胜华也有,但他以集团为家,对集团有着深深的感情。
  来沈阳4年来,他感到沈阳人怎么就这么好,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个微笑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里的工友,这里的邻居……于是,他发出信函让妻子来沈阳。这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农村主妇回信说自己哪也不去。
  杨胜华的母亲早逝,老父亲却是一个开明人,眼看着儿子儿媳两地分居数十年,他不停地劝儿媳妇先去看看。来到沈阳后的妻子做梦也没想到榜大腰圆的东北人竟如此善良、厚道、热情,妻子被周围沈阳人的关爱笼罩着。妻子看到杨胜华在沈阳得到了那么多让她意想不到的荣誉,妻子真的动摇了,仅几天的时间她就转变了思想,喜欢上沈阳这座古老而又文明的城市了。杨胜华告诉记者,沈阳是他的第二故乡,去年,在符合家乡老大是女孩政策的情况下,一个土生土长的沈阳娃诞生了。他贴着二女儿的小脸蛋心里无限慨叹,也就在这个时候,好心的邻居们推开房门,为他们送来热腾腾的饭菜还有穿的用的和玩具……
  他没想到沈阳人会让他体会到什么叫恩重如山,什么是情同手足,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他经常把妻子起初还不想来沈阳当成笑料来挖苦,而妻子却明确告诉他,无论以后杨胜华再到哪个城市她都坚决不走了,沈阳就是她的家,沈阳人真是太好了。
  杨胜华成熟了,沈阳市总工会能够这样为农民工维权,给了他这么多的荣誉,就连大女儿学校的学费也只交了一少部分。他说,在他走过诸多城市中,惟有沈阳最让他感动,他说他会把所有对沈阳人的爱倾注在建设沈阳地铁工程上,以此回报沈阳人的厚爱与胸怀。
  在沈阳,杨胜华有着说不尽的感动,在沈阳,杨胜华流过喜悦的泪。他感谢荣誉背后的支持者,他被沈阳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和吸引。多少个没想到,又是多少个感人的故事让杨胜华感到充满了激情,释放的也必将是建设新沈阳的无形回报和势不可挡的力量。
  走过的是风雨,写下的是感慨;充满的是信心,展望的是美好。杨胜华以饱满的热情,将告慰沈阳人的寄托和重望,挺起中国人的脊梁与沈阳的另两个农民工火炬手共同燃起奥运咱中国农民工的骄傲!

新闻连接:

        辽沈网 http://www.syd.com.cn/gh/2008-05/26/content_24242768.htm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项目中心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豫ICP备11007972号 | zszz@cnteg.com | 0371-67283800

河南省郑州高新科技开发区科学大道99号

中国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新闻中心 © 2018-202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