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隧道项目成立技术专家委员会,三位工程院院士“加盟”

8月19日,珠海隧道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陈湘生、杜彦良、王复明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绍章、蒋树屏、洪开荣、王杜娟等13位隧道与地下工程行业资深专家共同组成珠海隧道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召开,珠海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维家为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陈湘生院士受聘担任珠海隧道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

陈维家指出,珠海隧道工程是珠海市“十四五”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加强珠海城市东西组团间的联系、缓解珠海大桥的交通压力、促进珠海市城市扩容,成为港珠澳大桥交通网络延伸的重要一环。希望通过技术专家委员会建立一个综合技术研究平台,汇聚各方面专家技术人员的智慧,同心而行、同向发力,扎实有效推进技术攻关,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珠海隧道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上,专家委员会成员就工程创优规划、施工技术重难点问题、

科研工作进行把脉听诊。会议指出:

一是珠海隧道工程建设意义重大,项目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复杂,要加大科研资源配置,细化节点目标,做好过程中督查工作。超前筹划创优工作,要与QC、QA相结合,过程中多方位开展专利研究,补齐短板,应用BIM等信息化工具,实现全周期信息管理。

二是做好周边构筑物调查工作,尤其是珠海大桥结构形式、桩基等设计参数,基岩爆破预处理要充分考虑对桥梁结构及地层的影响。 

三是做好盾构装备设计优化,确保刀具配置合理。在极软、极硬地层中掘进做好姿态控制,保证管片拼装质量,避免施工通病问题发生。

四是重视施工过程中各方安全、质量要素,建立健全保障体系,根据分部分项工程,做好专项安全风险评估,做好“三防”应急体系建设,营造和谐的施工环境。

五是穿江越海隧道盾构管片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中结构耐久性、稳定性的设计。

珠海隧道工程工法多样,包含明挖法、盾构法、矿山法,且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大、难、险、新等特点。“大”是指采用的大直径泥水盾构机,开挖直径15.01米;“难”是指盾构工作井深度达30m,穿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属国内海底盾构隧道海中遭遇基岩长度最长的工程;“险”是指盾构隧道穿越构筑物距离近且多,施工环境复杂,技术难度大,施工风险高;“新”是指本工程构建长大隧道智能运维健康监测系统,实现隧道内物联网全覆盖。

最近更新
浏览量排行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项目中心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豫ICP备11007972号 | zszz@cnteg.com | 0371-67283800

河南省郑州高新科技开发区科学大道99号

中国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新闻中心 © 2018-2020 版权所有